用“生命點燃生命”,給孩子們種下馬克思主義的種子——走近陳明青的思政課教學 |
來源: 發布日期:2023-01-09 人氣:194 |
政治課其實是帶給學生一種方法,一種如何朝向世界的方法。這種方法對他們的影響不是一時的,是很長一段時間,而這也是他生命發展所需要的!A東師范大學第一附屬中學思政課教師 陳明青 電影情境,讓課堂不再枯燥 思政課給人的印象通常是“刻板、枯燥”的說教。為了改變這種現象,25年來,陳明青老師不斷超越自我,推動思政課改革創新,用“生命點燃生命”。 “《開國大典》宋慶齡的扮演者回眸看到解放軍進入上海之后,為了不擾民宅都睡在大馬路上,這個細節有何深意?”同學們扮演完影視人物角色后,陳老師提醒學生思考。 陳老師的思政課上,電影片段情景表演是學生們最喜歡的教學環節:《1921》《革命者》《覺醒年代》《中國醫生》等近幾年頗受青少年關注和好評的主旋律影視作品片段都被陳明青搬上了思政課堂。 學生由于成長環境所限,靠想象很難還原當時的歷史情境。而通過情景表演,學生們“穿越”到近百年之前,在臺詞與對話中感受歷史人物的血肉情緒,從而認識到英雄不是永遠無法企及的。 陳老師還發現,政治教材中的不少案例、素材,歷史課、語文課也會說,甚至一些自然科學科目也會涉及,那么是不是可以合力?“我想,學生首先是個完整的人,應當接受全方位教育,但各科內容卻可能是割裂的、重疊的,經過政治、歷史、語文老師的‘跨學科內容設計’,引導學生認識學科之間的貫通,便從不同維度、不同范圍、不同層級上實現了全方位教育,更接近‘三全育人’目標!标惱蠋煴硎。 聯動思政小課堂與社會大課堂 如果說,思政小課堂是把課堂外部的資源引進來;那么,把思政課搬到社會上去上,把思政小課堂與社會大課堂聯動起來,成為‘大思政課’。 中共四大紀念館是虹口區打造的紅色教育基地。陳老師就和歷史老師一起來到中共四大紀念館上了一節黨史課!爸泄菜拇箝_會時,會場對外打著‘英文補習班’的牌子,門口樓下的阿姨一邊掃地、清理馬桶一邊放哨,有什么事兒就拉拉小鈴鐺——”這是歷史課上老師對學生講的史實。政治課上,陳老師以此做引,啟迪學生思考,“其實中國革命的勝利過程中有很多我們知道姓名的英雄,還有很多未能留名的,有的是黨員,有的是普通百姓。他們為什么愿意跟著共產黨?甚至不惜犧牲生命跟黨走?”通過這樣的引導,學生開始深入思考“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的問題。 還有中共一大紀念館、龍華烈士陵園,陳老師都帶著同學們上過思政課。在龍華烈士陵園,當同學們摸著那枚刻有“勇士”字樣的銅幣時,當他們走進當時的淞滬警備司令部監獄時,同學們深刻體驗到了“龍華千古仰高風,壯士身亡志未窮”的傲骨。 如何解決學生實踐“淺”與“深”的平衡? “充分體驗”,是陳老師給出的答案。學生學了人大、政協制度相關知識之后,她便組織學生模擬人大、模擬政協。但提案議案從哪里來呢?陳老師引導學生選擇課題調研。例如有學生調研區里殘障人士設施情況,陳老師不僅要求他們摸清楚各類無障礙設施,還要求他們做簡單的一件事——把自己的眼睛蒙起來走走看。旁邊學生扶著他,一邊扶一邊記錄下來哪里的盲道斷頭了、附近是否有無障礙衛生間……讓同學們通過這樣的體驗從殘障人士的角度發現問題。 陳老師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思政課要教給學生的,絕不僅僅是結論,更重要的是看問題的方法。 努力奔跑,凝聚教學共同體 從教25年,身為特級教師的陳老師把“奔跑”成為教師專業學習的常態。思政課教師永遠是新老師,要趕上不斷創新的理論,要符合不斷變化的學生需求,教師必須“跑起來”。陳老師是上海市第一期德育實訓基地、第三期上海市名師后備基地政治二組的學員,十多年來,她一直在市級專業發展團隊里浸潤學習,從一名青年教師成長為特級教師,如今她依舊把“基地學習”看作是難得的挑戰和歷練。 “在帶教青年教師過程中,我覺得我們更是一個共同體!痹陉惷髑嘌壑,面對新時代中接踵而來的“新”,單個老師力量有限,只有大家形成合力,在業務上、精神上互相扶持、支撐、鼓勵,才能更好地完善教學。 “用生命點燃生命”,是陳老師25年來的執著與堅守。她一步一個腳印,探索創造充滿生命活力的教育教學,將馬克思主義的種子播撒在學生心田。2019年9月10日,陳明青老師被評為全國模范教師;2020年11月她被中共中央、國務院授予“全國先進工作者”榮譽稱號;在2022年的教師節,她又被中宣部、教育部評為“全國最美教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