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潔:做班主任30年卻熱情不減,只因我牢記了這3串數據 |
來源: 發布日期:2023-01-27 人氣:72 |
班主任工作因為極其忙碌和瑣碎,常為老師們避之不及。于潔老師做班主任三十年,卻依然熱情不減,她是如何堅持下來的?一起來看于潔老師在教育中牢記的3串數據,聽聽她對工作的理解吧~ 01第一串數據:52%+48% 從古至今,“性本善”和“性本惡”爭論不下,咱們都不是腦科學家,也不是遺傳學家,更沒有掌握各種解剖分析的大數據,咱們唯一擁有的就是一屆一屆流水的學生和家長。 漸漸的,我發現,一個學生的成長 = 天生遺傳+生活環境+幼年家教+后天教育+經歷人事。這純屬我的一家之言,只是我30年班主任工作的一個私人感覺,千萬別拍磚呀。 而在5個成長要素中,我發現只有一個“后天教育”和我有點關系,其他4個我都無法參與。當我發現自己是1對4的狀態時,那顆想要通過自己各種教育技巧“點石成金”的躍躍欲試的心,忽然就平靜下來了。 我想起半路接班時那個我教了26遍“我”字的寫法卻依然寫錯的初中大男孩,那天辦公室老師都要被我們弄得暈倒過去了; 我想起那個出口成“臟”的女孩子,她的母親當著老師的面責罵自己女兒時十句話里有七八個下流字眼,可是自己卻渾然不覺; 我想起很多的孩子幼年都被扔給文盲老人,一年難得見到一兩次外出打工的父母,如果沒有血緣的維系,他們彼此陌生的狀態絕不會讓你感覺他們是親子的關系; 我想起孩子們成長的過程中溫暖餐桌的缺失,共同做家務的缺失,一起走進大自然欣賞美好的缺失,遇到挫折時擁抱鼓勵的缺失,最重要的是親人生活在一起時溫暖微笑的缺失。 我孤獨地站在那里,對面矗立著4座高大的山,陰影投射下來,就要把我湮沒了。 可我必須面對的。正在成長中的學生站在我的身邊,我要帶著他們翻山越嶺,陪伴他們一段人生路。 我于是把那4個我無法參與的成長要素的占比設為52%,我和學生在一起的時光占比設為48%。別拍磚,這數字又是我自己胡謅的,是我給自己設的心理數據。 52%,它大我小,我從心里明確地知道我干不過它,那我也沒啥好生氣的了。這些我無法改變的東西,我選擇接納,認命唄,不然還能怎么樣呢? 48%,心里還是相信后天教育的力量的,有時候,有個支點,還真能撬動地球。在我和學生在一起的兩三年中,盡我所能,各種嘗試。改變我能改變的,我選擇了積極實踐,努力唄,難不成躺平等? 你看,我牢記的這第一串數據,慰藉了我的心。做一個積極的悲觀主義者,做一個悲觀的積極主義者,都可以。管他性本善還是性本惡。用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 02第二串數據:20%+80% “二八定律”這幾個字我是很面熟的。我在教育中用得最多的就是二八定律。 19世紀末20世紀初意大利的經濟學家巴萊多認為,在任何一組東西中,最重要的只占其中一小部分,約20%,其余80%盡管是多數,卻是次要的。這種不平衡性,在社會、經濟及生活中無處不在,這就是二八法則。 我呢就把二八定律用在教育上。 比如,上一節課,20%的人認真聽,80%的人假模假樣聽。從前你看了是不是會很生氣?覺得認真聽的人太少了。那現在呢,你算一筆賬,你的班級50個人,20%就是10個人,你突然心里有點喜悅起來了:上課認真的最起碼一半是有的呀。 如此類推,什么作業呀,值日生呀,考試成績呀,包括支持工作的家長人數呀,對你好的領導同事呀,都可以用這個二八定律來算算賬。心情是不是好多啦!你還是很厲害的嘛,你都快要把二八定律改成八二定律了! 03第三串數據:55%+38%+7% 麥拉賓法則是心理學教授艾伯特·麥拉賓得出的結論:人們對一個人的印象,只有7%是來自于你說的內容,有38%來自于你說話的語調,而55%來自外型與肢體語言。 說話時,“說了什么”只能傳達7%的信息,而其他的“語氣、聲調、速度、外形、肢體語言”卻能傳達93%。 你想到了啥?比如你苦口婆心指責一個學生的犯錯,你嘴巴里滔滔不絕的為人處世的道理和校規校紀,講得你自己都要被自己再教育了?墒菍W生似乎沒有什么反應,F在你明白了吧,你一籮筐話只有7%進他耳朵了,他更多的是聽到你的憤怒的語氣語調,看到你緊縮的眉頭、嚴厲的表情、指手畫腳的動作。 心頭一驚對嗎? 難怪青春期的孩子會對父母說“你好煩”,難怪學生聽你的話這個耳朵進去那個耳朵出來,他已經很耐住性子聽你啰里啰嗦了。 難怪你覺得你復習的時候冷飯炒了一遍又一遍,結果考到一模一樣的題目學生還是錯了一大片。你以為你講的他們真的聽進去了嗎? 那怎么辦呢?科研成果表明,在人類所有的感知信息中,視覺信息占到了83%以上。那就充分利用這一個數據,與其讓學生坐著聽,不如讓學生邊看黑板邊動筆寫。這才是老祖宗說的“好記性不如爛筆頭”的正確打開方式! 從此和自己孩子在一起,和學生在一起,要講什么道理,先不要急著張嘴就來,更不要引經據典滔滔不絕,先深思熟慮一下,再用最干脆利落的話表達,或者寫在紙條上留言板上更好。老師批作業時簡單留言或者簡筆畫畫,效果好得很! 從此看到學生犯錯,心里一包氣,喊過來要開始說教時,先深呼吸6秒,去倒杯水給自己,批個幾本作業,等自己的火氣平靜下來了再好好說話,還可以讓學生坐在你身邊,你拿張紙把自己想說的一個字一個字寫給他看,讓他也在你的文字下面寫,就像面對面發微信一樣,無聲無息卻又把該說的都說了,看完了再把紙送給他。印象深刻吧,估計能夠讓他消停個三四天吧。下次犯錯再來,磨唄,這不就是一個拉鋸戰嘛,堅持到他畢業的那一天唄。 把我教育中熟記的三串數據告訴您啦,您曾經沮喪的困惑的心情有沒有好一點呢? |